2d横板游戏中的相机振动
概述
在2d横板游戏中,相机的振动是相机设计的很关键的一部分,它和音效一起,为游戏构建了一个直观的反馈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简单聊聊2d横板游戏中相机的振动设计。我们将会从 相机的震动 这个方面来讨论相机的设计。
振动分类
游戏中的振动无非是模仿现实中的振动,了解现实中的振动,我们可以更好的设计游戏中的振动。
根据 振动的分类 可以将振动 按照其振动特征,分为以下几种: 1. 简谐振动 2. 阻尼振动 3. 各种非线性振动
如果按照振动的振动规律,又可以按照以下分类方式分为七种: 1. 简谐振动 2. 周期振动 3. 准周期振动 4. 过渡振动 5. 窄频带随机振动 6. 宽频带随机振动 7. 不平稳随机振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按照振动的自由度进行分类,简单而言,就是按照振动的方向进行分类,比如说一维振动、二维振动、三维振动等等。
但是实际上,因为相机进行振动的时间往往只是一瞬间,我们从人眼感知的角度而言,实际还是比较难以分辨某种振动属于哪种的。请看下面两种振动:
这两个一个是窄频带随机振动,一个是不平稳随机振动,但是它们两个的特征就是二者都是高频振动,所以说它们对于人眼来说似乎非常相似。
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识别具体是哪种振动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对于振动的频率是非常敏感的。除此之外,我们的大脑还非常擅长于模式识别:
这两个振动明显区别于前面的振动,其中一个是阻尼振动,一个是弹簧振动,它们在频率分布或者振幅分布上拥有特殊的规律。
相机的振动方式
相机的震动
因为篇幅有限,这里只举例三种比较常见的振动方式
相机的振动一般会使用下面几种方式: 1. 随机偏移震动 2. 随机连续振动 3. 定向弹簧振动
一般会使用上述三种振动进行组合,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随机偏移震动
会发现,这种振动会有一点点生硬,但是同时也较为的强烈。
这种振动由随机数生成,每一帧都会有一个随机的偏移量,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随机的振动效果。随机数的选取可以选择直接的random,但是更好的方式是使用perlin noise,这样可以产生一个更加自然的振动效果。
随机连续振动
这种振动会比较平滑,但是同时不够强烈。它的特征是由一组连续的数控制振动。
一般会使用 sin/cos 来控制振动的幅度 + 随机步长 来控制振动的幅度,当然也可以直接使用随机的dx,dy来控制振动,但是那样,镜头有一定概率朝一个方向连续移动,需要使用别的方式来限制振动范围和方向。
定向弹簧振动
模仿弹簧,拥有 spring 和 damping 两个参数,控制弹性系数以及阻尼系数。从而产生一个类似于弹簧的振动效果。
它的优势就是方向明确,振动幅度逐渐减小,用来提示受到某个方向的冲击会比较合适。
振动的组合
一般会使用上述三种振动进行组合,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比如说,当玩家受到攻击时,可以使用定向弹簧振动,当玩家受到爆炸时,可以使用随机连续振动,当玩家受到地震时,可以使用随机偏移震动。
比如下面的这个打击效果就是同时使用了定向的弹簧振动以及较弱的随机连续振动
总结
总结来看,在2D横板游戏中,相机设计直接影响到游戏体验。合理的相机跟随方式可以提升玩家的沉浸感和舒适度,预判和边缘跟随等方式适配于不同的游戏节奏和场景需求;相机的注意力吸附功能则能有效引导玩家关注关键元素,提升游戏互动性和趣味性;而多样化的相机震动设计通过巧妙的组合使用,为游戏增加了更多的动态反馈和沉浸感。这些设计要素不仅体现了游戏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也强调了设计者对玩家体验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考。未来的相机设计可以更加智能化和动态化,进一步丰富游戏的表现力和互动体验。